首页

艾踩黑冰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9 05:49:52 作者:坐一趟高铁,究竟要经过几扇“门”? 浏览量:61965

小伙伴们坐高铁出行时

有没有注意到

从进站到出站

会经过几扇“门”?

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小编今天带你

一边数数一边学习

↓↓↓

 

“进站闸机门”

进入火车站候车厅

遇到的第一扇门就是

“实名制验证闸机”

  将有效证件放在实名制检票机识别区域,同时进行人脸识别,票、证、人一致,闸机门会自动打开。旅客也可凭购票时的有效身份证件,走人工通道。

  如果忘记携带身份证,可以在车站的公安制证窗口办理临时身份证明,或者使用铁路12306App申请电子临时乘车身份证明,凭此证明也可以刷证进站。

 

“安检仪门”

过了闸机,下一步来到

“安检仪门”

携带的所有行李物品

都要接受安全检查

  部分车站设有便民寄件柜,如果发现不小心携带了限制携带物品,旅客可以根据需求自助办理物品邮寄。

  安检时,请依次排队,不扰乱现场秩序,主动脱帽配合检查,检查完毕后快速通过。

 

“检票口门”

进入候车室

通过车站显示屏

快速找到对应检票口

接着就来到了

“检票口门”

各站开始检票时间和停止检票时间不同

请注意听广播或看车站显示牌公告

  检票时,请站在黄色地标线后方,刷证依次通过。如有疑问,可以现场咨询人工检票口工作人员。

  没赶上火车时,请别着急,符合条件的旅客可以通过铁路12306网站、App或车站人工窗口,办理车票改签业务。

 

“高铁列车车门”

过了检票口

接下来就是

“高铁列车车门”

  车厢前后基本设有两个车门,旅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座位号,选择距离座位更近的车门上车。如果乘坐重联的动车组,注意8车厢和9车厢不相通。

  高铁列车车门是由司机集控开关,不能擅自推拉车门,也不能随意触碰车门附近的按钮,注意文明乘车。

 

“车厢门”

登上列车

来到座位前

我们还会遇到一扇门

“车厢门”

  通过门设在车厢两端,分为电动感应和手动按钮两种模式,是隔音降噪的好帮手。

  带娃的旅客通过内端门时,请注意照顾好身边的小朋友。

 

“卫生间门”

乘车时

旅客经常需要使用

“卫生间门”

动车组列车一般设有

普通卫生间和无障碍卫生间

  采用手动开关的卫生间门,把手向上的门需要侧拉打开,把手横向的门需要下压并往里推。

  无障碍卫生间的门一般采用电动开关方式,只需轻轻按下电动按钮,就会自动开启和关闭。

  进入卫生间后,切记旋转上锁,将门彻底关闭。

 

“出站闸机门”

到达目的地

经过的最后一扇门是

“出站闸机门”

旅客可以直接刷证出站

或走人工通道出站

↓↓还可能会遇到这些门↓↓

“候车厅单向出站门”

  旅客进入车站后,因特殊情况需要暂时出站,可以通过单向门出站,再次进站需要按进站流线重新安检。

“无障碍电梯门”

  依靠辅助器械出行的旅客,可预约重点旅客服务,工作人员会提供乘坐电梯快速到达站台服务。

“中转换乘门”

  持联程车票的旅客,可以根据指引标识,进行中转换乘。

坐一趟高铁

你还见过哪些门?

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策划:董畅 赵熳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四川记者站(成都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成都客运段、成都车站融媒体工作室

  文图:赵熳 向阳 韩文婷 简艳 刘晓

  视频:韩文婷 韩旭刚

  (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五集政论片《解码京津冀》第四集《发展“一盘棋”》

正在大陆交流的李侑璇和她参与的台湾长风文教基金会青年参访团,7日走进富邦华一银行陆家嘴支行,体验现场开户服务。富邦华一银行的前身华一银行是大陆首家由两岸共同出资组建的商业银行,于1997年在上海成立。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来自台湾新竹的“首来族”林炜乔说:“这次我在深交所实习,希望实习能带给我金融行业相关的体验和资讯,让我在金融行业的发展能够更进一步。”

王瑞军已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深刻阐述办好学校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重要部署。五年来,各地各校牢记总书记嘱托,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理念,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80余名香港青少年来赣 与内地青少年开展体育交流活动

冬季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表现?天气寒冷,如何呵护呼吸道?| 时令节气与健康

因此,中国的南沙群岛作为大陆国家远海群岛,是国际法确认的自成一类的国家领土,在此基础上确立的群岛整体法律地位及其海洋权利是久已确立的习惯国际法,在《公约》出台前已经存在,在《公约》出台后属于《公约》未予规定事项,继续受习惯国际法调整,与《公约》并行不悖。仲裁庭以《公约》“至上论”“唯一论”“优先论”否定中国的南沙群岛的整体性及其海洋权利,于法无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